正文
我们往往难以承认自身在广漠时空面前作为局促存在的平庸事实,便在缺少奇迹的生活中制作信仰,自称为“万物之灵”。我们拥有感知永恒的能力,却缺乏达到永恒的条件,于是这“灵”从自认的主宰地位跌落,在沉重而残酷的真相外仅仅做一个卑微的旁观者,惶惑地在世界的坚硬石面上划下虚幻的浅痕——这种痛苦的错位,便是穆旦《冥想》给人的最大冲击。但他却并不打算作高亢的呼告:“冥想”本身,便是一个较为抽象的行为,意味着深刻的、终极的思考,意味着向内的、形而上的沉淀,是沉静的尾声。事实上,这首诗也确实是穆旦临终前的作品——上世纪七十年代,他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死亡预感,以惊人的速度写下三十余首诗,这些历经十年劫难和压抑后迸发的灵感,是沉重而优美的挽歌。
我不知艺术家看着自己的作品,是否会有一种嫉妒的心理——它真实地独立于人之外,不仅仅以作品的载体存在,更以一种印象的集合传递和流变,大有弃作者而去的意思。诗句被写在残破的纸张上,当它被人诵读之时,写下它的那双手早已腐烂,甚至于这纸张也终于迷失在时间的洪流中了,诗句却仍然存在。“人”的生存总是一个片断,我们能真实感知的,不过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瞬间——但我们用一生去构造一生,用叙事和创造确凿自己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数十年的生活,不过是在无限时空里留下一点微不足道的痕迹。可连这痕迹也不稳固,就像试图在水面踩出脚印,当这个瞬间离去之时,脚印就已不复存在了,只有扩散的涟漪,以变化的姿态模糊地指示过去。
我们在“今天”认知小树,然后“明天”立即化为根下泥土;我们在“今天”写下字句,然后“明天’立即被这字句抛弃。人与外部存在的交锋,往往就有这样的错觉,却不知这所谓“主宰”,不过是“感知”罢了,甚至连“互动”都算不上。几十年的生活,不过是一个配角用尽全力的平庸表演。《冥想》的第一节,便毫不留情地指出了自身和外部存在形式的被错置和被遮蔽: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有限性,和小树、字句作为万物和创造物的长久性形成了可怕的悖论,传统的印象被置换了,只剩下瞬时主宰永恒的荒谬与虚妄,弥漫着深深的反讽意味。
可这种蕴含强烈张力的对比,也仅仅从人类群体的角度——人们在外部存在,在作为客体的自然存在中败下阵来。接下来却发现,即便从个体的角度,自己那倾注一切的“生命的突泉“,也不过是亘古荒漠里迅速干涸的曲折水渍,那一生越是富有激情,却越显得这一生短暂,更快地来到坟墓跟前。我仿佛知道我们为什么歌颂青春了:年轻的活力本身并不是一个值得珍惜的东西,值得珍惜的是这源质的“意味”,它意味着多彩的时光,自由伸展的游历,大胆丰富的创造。我们歌颂青春,也许是歌颂它对我们人格的某种完满作用,是一种我的种子对世界的强相关,是一种改造和融入的自信与快乐。我们试图经由它逃离严酷的生存秩序,获得独特新颖的生命体验,来到“前人从未经临的园地”——但面对坟墓时,才知晓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觉,我们用尽全力,也不过达到了“普通的生活”。这种独特与平庸的矛盾,便使生存本相错位的悖论更加直击心灵了。
不过,与其把《冥想》看作是对生存本相悖论的揭示和论证,不如把它看作对一个清醒的悲剧故事的演绎。《冥想》像是对人的生存故事的抽象和比喻——可这种呈现却不是绝望的观察和述说,而是一种历经劫难后的平静领悟。我想,这首诗并不是要表达一种虚无和绝望,而是让“没有主宰欲的普通生活”反讽“有主宰欲的骄傲生活”。诗中的悖论,其实是在“骄傲生活”的语境中出现的。“错位”无疑是对狂妄生活态度的颠覆和解构,毫不留情地指出了其中扭曲和荒谬之处。人的生命并不是一场注定消亡的悲剧,而是一首平淡的诗歌。在发现生命的真相之后,对存在的珍爱和坚守,才是作为“人”最可贵的地方。尽管我们不能在水面留下稳固清晰的脚印,但那广漠的存在之上,早已有我们用尽一生踏下的美丽涟漪。
2020.12.16
冥想
其一
为什么万物之灵的我们,
遭遇还比不上一棵小树?
今天你摇摇它,优越地微笑,
明天就化为根下的泥土。
为什么由手写出的这些字,
竟比这只手更长久,健壮?
它们会把腐烂的手抛开,
而默默生存在一张破纸上。
因此,我傲然生活了几十年,
仿佛曾做着万物的导演,
实则在它们长久的秩序下
我只当一会小小的演员。
其二
把生命的突泉捧在我手里,
我只觉得它来得新鲜,
是浓烈的酒,清新的泡沫,
注入我的奔波、劳作、冒险。
仿佛前人从未经临的园地
就要展现在我的面前。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坟墓,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发表回复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