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僵尸文学”来自于网络上虚假账号为躲避清查、创造流量而更新内容,在算法训练下爬取、生成的随机语句,在网友的发掘下掀起解读狂欢。“僵尸文学”与AI写诗不同之处在于其甚至不能被界定为一个广义的创作主体,从文本到作品的过程实际是由读者完成的。割裂、跳跃、随机、多义加之独特的接受美学过程让它们充满现代主义的意味,本文将试图梳理“僵尸文学”的起源,并分析一些作品实例,从文学理论的角度阐述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

僵尸文学;现代主义;意义消解与发生;创作主体的模糊与转移

正文

网络信息泛滥,却芜杂平庸、良莠不齐;我们目之所及处皆是信息,却各个寡淡而不可靠。站在网络的大地上瞭望,更像置身于一片荒漠:这荒漠里充斥着暴风、碎石和匍匐的小生物,却难以有能为我所用者。网络内容的盈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巨大的流量,通过放弃质量的泛滥信息轰炸人的感官,获得可观的曝光度,在关注者数量、内容数量和热度的加持下,获得来自用户和平台双方的利益。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个账号甚至能够直接交给程序营运:机器学习和网络爬虫技术使得文字内容的生成与获取趋向自动化,个性化推荐的算法也渐渐在个体的视野里筑起高墙——获取有效信息在这个时代变成了主动的探索,就像寻宝或考古。也许多年以后,甚至会兴起一种爱好,便是在互联网上发掘早古的内容,以窥见那个逝去时代的一斑。

流量无疑是网络时代运营者追逐的目标,而获取流量需要更多粉丝关注和评论。于是“水军”应运而生,最开始这是别有用心者招募的网友,在有序指挥下完成特定的目标,就像雇佣军;但技术不断发展,这些事情变得不再需要自然人来完成——运营者可以自动创建大量小号,并用程序高效地指挥他们。这种现象在微博、豆瓣等充斥各种话题、评论和作品的地方尤多。但这些平台也开发了反制无人小号的措施,便是内容检测——那些长时间没有更新动态的“僵尸号”,会被平台清查和封禁。这样一来,就有人开发了自动生成内容的程序:这些程序抓取互联网用户的发言,经过整合作为僵尸小号的动态发布。由于技术限制,这些被抓取的信息往往被缝补得漏洞百出,使人摸不着头脑。

但正如那个“无限猴子”的猜想——让无数只猴子坐在打字机前随机敲打键盘,在无限长的时间里,它们总有一天会打出一部《莎士比亚全集》!更进一步说,它们也会打出错了一个字的莎翁全集、颠倒了几段话的莎翁全集——在可怕的概率作用下,可读的内容绝不在少数。而网络时代信息爆炸使得这种现象初见端倪:大约在2019年年初,一些奇特的账号出现了:诸如“僵尸文学bot”“念诗bot”等账号[^1],分析和发掘了这些泛滥的信息碎片,撷取其中一些“似乎带有一点意义”的内容作为“文学作品”(通常作为诗歌)与大家分享:这些内容尽管残缺不全、缺乏逻辑、时空错乱,细读起来居然也有一点兴味。经过爱好者的搜寻发掘,人们开始琢磨起这些内容来——对于僵尸文学的“鉴赏”,已然成为一场互联网时代的、带一点滑稽风格的“诗歌文艺复兴”。

有趣的是,这场“文学鉴赏”的狂欢并不是由作者主导的,或者说,这些作品甚至没有广义上的“作者”——和人工智能写诗有所不同的是,“僵尸文学”的内容生产,并没有明确地指向文学作品,这些账号发布的内容,本来只是逃避清查的滥竽充数,而从单纯文本到可鉴赏的“作品”之过程,全由读者完成。这种内容的“被创作”看起来显然带一点荒诞的意味,似乎有些后现代的气息——但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原有的意义被解构、被扭曲,相反地,网友们却从意义的废墟里挖掘出了美的宝藏,意义并没有被消解,相反地,它从混沌与混乱中得到了确凿。

此外,那些“广为流传”的作品其实能找到一些共同之处。它们均出自没有生命的账号,发布的内容当然大多是胡言乱语,狗屁不通——这无疑确定了它们的基调:无逻辑或逻辑模糊、充满跳性跃、充满随机性、与传统割裂,结构极不稳定、趋于直觉和主观。这样一来,这些作品其实带有现代主义的元素。

我们不妨先看看这样一首“诗”:

活着:
带着血,
迷失的人迷失了……
每一灌木丛里……

把它当作文学作品强行解读的话,那该是这样的:其中充满了散碎的元素,印象不是由完整的意象和结构所传达,而是通过支离破碎的信息,和完全主观化的气氛——活着与迷失、鲜血与灌木丛,居然把抽象物具象化了,还带一点模糊的情感。迷失的人也再次迷失,层层叠叠,仿佛盗梦空间,展示了现代生活的迷幻与螺旋。另外标点符号的运用也颇值得玩味:“活着”二字之后的冒号总领了其余诗句的性质和对象,现状和想象之间充满省略,似乎无法触及。

另外这首诗就更加意象派了:

无论走多远
离开你长大的房子和池塘
你正在离开你的朋友们
神秘的黑色印花图腾排列在腰间两边

这首诗乍一看只是咏唱“乡愁”的诗歌,人在生活里越走越远,离开故土与故人——此仅为阐释客观现象。但第四句就仿佛神来之笔,瞬间将诗的格调拔高一大截:它走了与第一首诗相反的路线,把具体的事物抽象化为感受,记忆化为面目模糊含义莫测的图腾,随身却渐渐消逝——不过我们还能作另一种理解:“黑色印花图腾”“腰间”,这不就是钱嘛!腰缠万贯而背井离乡,仿佛是广泛存在于社会里为了物质生活放弃精神世界的现象,充满孤独与无奈。事实上,我甚至联想到了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2]:

这些面庞从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瓣朵朵。

这首诗作于20世纪初,是最早的意象派诗歌之一。这种意象服务于感受的手法把诗歌从陈旧的抒情格调里解放出来,开启了现代文学的一角。相应地,当代“大尸人”们的作品同样具象化了感受:“鲜血淋漓的人生——迷失的灌木丛““故乡的消逝——神秘的黑色图腾”,和庞德“地铁车站的压抑模糊——潮湿树干的黑色花朵”居然有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感受的具象化外,“僵尸文学”中也不乏比喻大胆、思维跳跃到令人猝不及防的“佳作”:

让我们从保护的掩体下走出来
然后涂上抗生素软膏
感受爱
感受痛苦
摆脱令人窒息的角色
需要帮助

“大尸人”试图劝说人们,离开封闭的领域,去感受爱与痛苦并行的丰富人生,堪称“人生导尸”。诗中用词也极其大胆先进:走出“掩体”,仿佛是战士开始对惨淡的人生发起勇猛的冲锋,诗歌一下子就带上了西西弗斯般的悲壮意味;但诗行一转,“大尸人”原来粗中有细,不忘进行医疗建议:为了无疾病的后顾之忧,请涂上抗生素软膏,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抗生素总有可能使人过敏:人于是对世界的美丑善恶极度敏感,就像那些病中的诗人与哲学家——而人也不应该孤独一生,为了摆脱这种令人窒息的境况,我们需要家人、爱人和朋友的帮助。

但转念一想,这些奇葩的逻辑其实只是出于笔者的强行理解——这首诗的真正产生过程其实可能是这样的:僵尸账号分别爬取了军事博主、医疗博主以及鸡汤博主的动态内容,有用固定的格式进行拼接,在大量的样本中终于产生了这样一条“可读”的内容。这样想着,意义便瞬间崩坏了。可是,“意义”不本就是主观给予的吗?从动物性的层面来看,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也不过是脱胎于生理感受;从人性的层面看,世界观、宗教和国家,不都是脱胎于对某种说法的认同,接受那些自己愿意相信的目的和意义?往小了说,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也就是对陌生意义的扬弃——在美术馆里,许多人会对当代艺术无感,那么这些作品在他们那里就是无意义的;又有行家对它们赞不绝口,他们在作者给予的意义上,又添加了自己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意义”总非客观存在的,没有理解的主体,意义便无从谈起。这样一来,对“僵尸文学”的鉴赏,其实就是读者对美的主观发掘——当然,读者也可大胆表示对这些信息垃圾的不屑一顾。

同样地,我们可以从程序“妙手偶得”的可读内容里,发现“风格”:

笑意深!沧笙踏歌。一缕幽香远。使我常思朝与暮。

——当被程序爬取的目标账号内容自带古风的时候,机器的作品自然也“学会了”这种风格。事实上,“风格”是最容易模仿的:在程序的视角,所谓“风格”,也不过是词频的相似和语料库的应用罢了。

发现“故事”:

唐僧……是一种期盼。是一种眷恋、好徒儿……等:是一种思恋:等;等:然后就救出了孙悟空

——这个作品具有一种颠覆性的风格,我甚至能从中读出同人文的影子。唐僧和悟空的关系,似乎变成了《红楼梦》里黛玉与宝玉的关系,在前世便结有孽缘,于是展开今生的冒险与爱恨情仇。读者在断断续续、面目模糊的讲述里,简直能脑补出一场同人大戏。

发现“哲理”:

当我们遇见了更好的人时、你想成为他喜欢的、于是拼了命的晃走你身体里的二氧化碳。

——这首诗的亮点同样出现在第三句:遇见了更好的人,想进一步被认可,自然要让改掉现有的缺点,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晃走身体里的二氧化碳”,让我联想到了一瓶碳酸饮料,而这个“他”,恰好就是像笔者一样的喝碳酸饮料前必先摇光气泡的怪胎。这个拼命改变自己的女孩形象,被作了一种新颖的比喻,这便是一个现代诗歌运用现代意象的绝佳案例。

可是,这些印象并不是“大尸人”有意向读者传达的,它们只是读者单方面的感受!接受美学理论家姚斯指出,美学研究应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接受美学理论区分了“文本”和“作品”[^3],认为文本和理解之间存在差异性,而这个接受的过程才是作品真正诞生的土壤——“僵尸文学”现象使得这个结构更加明显了,它甚至将作者强行抛弃,文本如无根之萍,在意义的废墟上漂浮。审美过程仅仅依赖读者就已经完成,甚至可以说,作品的完满是由读者方完成的,“读者”和“作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了。

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诗云》[^4]里,高度发达的外星文明决定挑战中国古诗词,用强大的运算能力遍历了符合格律的所有汉字组合,存储文字的晶片漫如星云。但外星人陷入了困惑:尽管它实际已经创作了真正的“所有佳作”,却无法通过程序化的“鉴赏”,将它们从信息的海洋里找出来——在这里,文本也就仅仅是文本而已,至于是否读到了佳作,则全在于读者的发掘。从这个意义上讲,真正的作者其实是作品的“发现者”,他们给予了文本意义,完成了作品的构建和审美过程。

“僵尸文学”的鉴赏狂欢,正是这样一种过程。读者仿佛是古代的占星家,在夜空的繁密点阵里看见狮子、雄鹰与半人马,甚至和神话相接、占卜事件的吉凶。人类的意义之海发源于奇绝的想象,繁茂于丰富的解读和鉴赏。在当代艺术领域里,没有任何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乃是在感受的过程中被人称作艺术——“我”认为是美,那么它便是美。“僵尸文学”的解读,实际就是一个解释学领域的问题:它就像一面镜子,读者是什么,他便会从里面读出什么,读者阅读的内容,其实就是读者自己。

现代主义思潮的起源,是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所致疏离、陌生和孤独的展示和反叛——艺术家们对现有的价值体系产生怀疑和不满,从而用眩惑的形式、遵从直接和主观的意象、不稳定而缺乏逻辑的叙述、大胆前卫的技法来创作新的作品。“僵尸文学”的诞生与之也有相似之处:它发源于信息泛滥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冲击,人们渴望找回失去的意义,于是在废墟里探寻和创造,似乎在为贫瘠的精神世界找一点自我安慰般的装点和确证。网络时代意义的弃儿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创作”属于网络时代的“作品”。

2020.7.4

参考文献

[1] 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学评论,1999(02):5-19.
[2] 吴晟.中国现代派诗与接受美学[J].广东社会科学,1994(06):111-116.
[3] 王鍾陵.论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J].江苏社会科学,2012(03):174-182.

[^1] “僵尸文学bot”微博网址:https://weibo.com/u/6459849183;“念诗bot”为推特账号名称;本文所引“作品”均来自这些账号。
[^2] (美)伊兹拉·庞德(Ezra Pound)著. 庞德诗选:比萨诗章.大师诗选[M]. 漓江出版社, 1998.
[^3] 姚斯.王卫新,译.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C]//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外国文艺理论研究资料丛书编委会,编.读者反应批评.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9.
[^4] 刘慈欣著.刘慈欣科幻小说自选集[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